初、高中双休,取消晚自习,即将大面积实施,别忘了早早教会孩子,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025-03-06

这几天的热点新闻:多地初中高中实施双休。有的地方,还取消晚自习。说实话,我赞同初中、高中双休。初一、初二,也没有必要有晚自习。孩子们第一要休息好。还要有自己的时间,去运动,去阅读,去各方面完善自己。

早上,我又搜索了一下,猜测,有很大概率,全国范围内,会慢慢逐步推广这个政策。但很多家长,不满意这个政策。常常说:自己不能决定的事情,不要花过多精力在上面。我的读者,你们的孩子,大多数在小学,别忘了多示范,多教教孩子,在上中学前,爱学习,有自驱力,能有效率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孩子有这些能力和习惯,比把孩子关在学校里,强多了。过去,写过不少时间管理方面的文章,今天汇集下,发在这里,大家慢慢阅读。

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成本,也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一直推荐大家,等孩子上了小学,一定要观察、记录一下:孩子每天的时间,都花在什么方面;做某些事情,一般要花多少时间;孩子的精力如何,那些时候,精力比较旺盛,专注力强(时间管理的背后,是精力管理)。积累一段时间数据后,和孩子商量,形成一定的家庭作息时间。第二个阶段,开始给孩子留白。某些时段,让他自己选择,自己管理——当然了,若不放心,引导性给几个选项。比如,这个时间段里,自己选看漫画或者看动画片纪录片。从给一段时间给孩子自己管理,到慢慢放开,让孩子自己根据学校作息,拟定自己的日常时间表,请我们来帮忙监督。

——自律需要从一定的他律开始。在孩子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在孩子开始自主时间管理的时候,“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成本”,“时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自己时间,花在哪里了,是要被看得见的,是要心中有数的”……这些道理,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开始给孩子们讲了。要讲到高中,甚至大学时候,还可以和孩子交流这个话题。比如,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具像化角度。叔叔阿姨每天的收入是2K3K,所以,他们就不愿意请假去种菜种地了,改为自己买菜了。但周末在菜地里折腾,带给他们极大的快乐,他们就愿意了。你看爸爸妈妈,从你出生之后,在你的身上花了这么多的时间,什么是爱,这就是爱。我们去某地旅游,叔叔阿姨这么忙,还要抽空来陪我们,什么是友情,这就是友情。比如,投入产出比角度。人类社会,要做成什么事情,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梦里有。我们都是普通人,出生在普通人家,没什么金钱给你投入。这一辈子,你可以投入的最大成本,就是时间。你要用这些时间,获得什么,值得想想。哪些给你最大的愉悦,最大的收获,你就投入其中。道理上,人在小的时候,主要投入在学习上,对一辈子来说,收获最大。XX竞赛这个事情,我还是知道的。普通学生,每天投入至少一个小时,寒暑假还要全勤投入,是不是能有成果,还不一定,毕竟现在这么卷。除非你特别喜欢,真没必要。或者说,我们设定几个阶段目标,如果投入这些时间,达不到这个阶段目标,我们及时退出。比如,劳逸结合角度。人活一辈子,还是尽量要把时间花在自己热爱,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上。大脑也是需要休息,才能高效工作,高效投入在学习上的。交叉学习,插入锻炼放空时间,早就被证明是最科学的。时间花在锻炼上,时间花在和朋友们出去玩耍交流上,也是必要的。人际交往,是人类的需要,也是我们身心愉悦的需求。“从优秀到卓越的路上,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成本,时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这个认知,非常关键。”我最近,就经常用这句话,给孩子开头^_^

把玩游戏的时间,也写入计划中——做孩子执行计划的帮助者,而不是指责人开学几周后,一般要调整作息计划。我教大家一个细节,给大孩子说:把你玩游戏时间,出去疯跑的时间……所有你觉得你想做,但是父母未必会同意的事情,都列入计划中,我们来讨论讨论。为什么?第一,和大孩子,讲契约精神。与其偷偷摸摸做,不如大大方方来讨论。与其后面指责,不如先约定好。执行的时候,我们不干涉人家的计划,但他们也不能随意增加项目、增加时间,一切按“合同”来。第二,大孩子的计划执行,主要是靠自己有动力,有执行力。小孩子,来自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就够了。但大孩子,我们为他们制定的“完美”计划,容易陷入纸面,没有可执行性。不如,把他们想做的事情,也列入计划中,变成自己愿意执行的计划。第三,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心。都有自尊心。他们也希望完美安排好自己的一切,我们用切实可行的计划,一点一滴的认真执行,来帮助孩子。让我们的孩子,变成会计划,能执行的人。小孩子,我们帮他们做好安排,她们尝试着,一个番茄钟,一个番茄钟执行,感受到效果,感谢父母的安排。大孩子,要给自主权,要让她们自己多安排。我们只是参与讨论,提出建议。最终目的,是上了中学,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讨论计划的时候,我们多说,多强调可能出现的问题,多给孩子讲留出弹性空间的重要性,利用我们的经验,多把各种意外,尽量考虑进来,这是给孩子示范如何做计划。执行的时候,我们多教孩子灵活应对。像以前说的,今天数学太难了,多花了半个小时,那我们灵活一点,少看一集动画片。心里惦记?那我们周末留白日,自己安排日,再来多看一集呗。我们的角色,不是一个封建“大家长”,你只能被动执行我给你规定的(那孩子就很难比我们强啊)。而是一个帮助者,因为人还有惰性,我们略微监督你执行;因为你经验欠缺,我们提醒你,帮你完成计划;因为你会考虑不周,我们教你调整,成为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而不是,“你看嘛,我就说你这样不行的……”,不要成为指责孩子的人。大家品品,两种角色,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当然不一样的。而孩子,也在成长为说到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契约精神的现代人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