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羞耻的“强买强卖”,但还是低估了他们的下限!

2025-06-09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近日,游客因停车问题被饭店5名工作人员围殴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2025年6月1日端午节假期,江苏镇江游客蔡某携家人至安徽泾县桃花潭景区游玩时,因停车问题与当地饭店工作人员发生冲突并遭围殴。

当日中午,蔡某在景区附近公共停车位停车时,遭饭店老板要求必须进店消费方可使用车位,遭拒后双方发生口角。

随后,饭店老板纠集店内4名人员对蔡某进行围殴,导致其身体多处受伤,4岁女儿在旁受惊吓大哭。

监控视频显示,蔡某在5人围攻下仍试图反抗,但最终被打伤。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介入调解,打人者家属出面道歉并赔偿500元。

6月6日,泾县文旅部门发布通报,称已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调查事件,向蔡某及其家人致歉,并承认暴露出旅游市场管理不足。

三刀认为,这起看似偶然的冲突,实则揭开了旅游市场光鲜表象下的重重暗角,让“诗与远方”的美好期待,在棍棒相向的现实中碎成齑粉

桃花潭镇作为李白笔下“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文化地标,本应是承载人文情怀的精神驿站,却在利益纠葛中异化为暴力场域。

涉事饭店老板以“消费换停车”的霸王条款为导火索,纠集店员实施围殴,其行为不仅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更暴露出旅游服务者对游客基本权利的漠视。

这种将商业交易异化为丛林法则的行径,让“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理念沦为笑柄,更让“全域旅游”的金字招牌蒙尘。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的调解结果(打人者家属道歉并赔偿500元),同样也折射出了基层治理对旅游纠纷的轻慢。

文旅部门虽在通报中承认“管理不足”,但事件曝光前的监管缺位、处理过程中的程序瑕疵,都让公众对“严肃处理”的承诺打上问号。

这种“大事化小”的处置逻辑,不仅难以抚慰受害者创伤,更可能助长市场主体的侥幸心理,形成“暴力获利成本低廉”的恶性循环。

当“桃花潭水深千尺”的诗意被拆解为“停车费+餐饮消费”的交易链条,当景区周边商户将公共资源视为私产,旅游的本质便从文化体验异化为利益博弈。

所以,过度商业化的畸形生态,才是滋养乱象的温床。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景区过度商业化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短期的经济利益终将被长期的声誉损失“反噬”。

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旅游市场的乱象治理绝非朝夕之功。

桃花潭镇事件警示我们:

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破“重开发轻管理”的路径依赖,构建部门监管、市场自律、社会监督的协同机制。

只有将服务标准、安全规范、消费权益等内容细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准则,才能从源头上遏制乱象的滋生。

才能让“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佳话,不再被暴力与纷争“玷污”。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