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严查年轻干部作风问题:对于年轻干部,不能一味地强调严管,更要给予公平的厚爱

2025-06-23

近日,全国多地正围绕年轻干部是否存在玩心重、混日子、说话随意、口大气粗、生活不检点等方面查摆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官媒跟着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评论文章,在舆论上造势。可谓“来势汹汹”。

在网络之上,部分年轻干部对此认为是“被针对”而感到不舒服,纷纷表达异议。他们普遍认为,真要论起作风问题,作为体制内“老油条”的中老年干部才是“重灾区”,如此反而向承担绝大部分具体工作的年轻干部“开刀”属于找错目标对象,属于抓小放大、欺负年轻干部。

讲道理,年轻干部中存不存在以上问题?还是有的,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年轻干部在体制占有相当的比例和数量,有的甚至出现了比以上问题性质还要恶劣的问题,还有的问题呈现了多发频发的成规模态势。

这种形势下,出于现实情况和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以强化对年轻干部的严管确有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一个是世界终究是属于他们的,接力棒终究要交到他们手中;另一个是近些年来,各地各级也在大力推行干部队伍年轻化,不少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重要乃至关键领导干部岗位。

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查摆年轻干部以上问题和问题根源的时候,组织和媒体更多地将问题主要的甚至全部的归咎于主观上的理想信念缺失、外界的“躺平学”“摸鱼哲学”等文化的误导以及管理上的“宽松软”等要素,而忽视了组织和领导自身工作的不足和有关客观实际。

等于说把责任主要地摊派到年轻干部自身,而忽略了组织和领导的责任。

这种忽视所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极大,它会导致问题的根源找不全、责任理不清、措施不精准,进而导致年轻干部对整治产生逆反心理。

虽然他们可以在表面上表达支持,但由于治标不治本、没有找到核心所在和没有解决关键性问题而心生反感,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敷衍应付以后继续躺平。

也就是说,整治沦为形式主义,堕落成“一阵风”。

就此,总结起来,有三点需要引起注意。

一是对绝大部分年轻干部的严管过量而厚爱严重不足。


从有关严管的文件规定、开展的教育和发表的时评的数量远多于厚爱,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通俗地说,对年轻干部挥舞大棒的时候多,送温暖给关爱的动作少。

而且加上严管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考虑年轻干部的感受,只靠权力强压去“堵”而不是“疏”,“爹味”十足,于是效果便大打折扣。

公众号“浙江宣传”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爹味”》。有评论坦言,年轻人需要的是指点,不是指指点点。

更有评论进一步说明,“爹味”就是没有“爹”的关心和理解,只有自以为是的说教和挑剔,以“都是为你好”为名,常常是“其实为己快”;“爹味”没有“爹”的付出和牺牲,只有居高临下的审视和评判,以“不听老人言”为托,往往是“未必皆管用”。

另外考核激励机制失灵、选人用人不公,一些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会来事的比会干事的更吃香”,让那些踏实肯干的年轻干部寒心。

以及容错纠错机制建设不到位、使用率不高,身处基层一线和承担具体工作的年轻干部往往成为追责问责的“主力”,终究是“干得越多错的越多”。

所以,要清醒和理性地认识到,组织在厚爱工作上的不给力也是造成年轻干部“玩心重、混日子”等的重要因素所在。

还要看到即便有“厚爱”,那也并非普惠制的。个别年轻干部才能成为受益者,而大部分埋头苦干的多年来始终原地踏步,看不到光明的前景。

二是不能只看到年轻干部的不足,却看不到年轻干部的付出。

凭良心讲,从客观上看,年轻干部基本上都是初踏社会的“毛头小子”,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固然不够圆滑、不懂人情世故,固然工作能力不足、工作经验不够……但他们毕竟承担了绝大多数具体工作和基础工作,特别是在基层和一线。

组织和领导当然可以将此看作是对年轻干部的磨炼,年轻干部也确实需要从基层从一线从具体工作从基础工作做起,但还要看到年轻干部的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

正是由于他们的初出茅庐,所谓的“资历尚浅”,所以在付出汗水、泪水、健康等代价的同时,大多数往往落个职级不高、职位不高、地位不高、收入不高的境地。


与之对应的是,某些中老年干部身居要职、坐在高位,不仅享尽了改革红利,还占尽了体制优势,却缺乏带头冲锋陷阵的觉悟,往往官僚气十足,出工不出力、不事劳动、不参加生产,惯于不顾客观不讲逻辑而颐指气使向年轻干部发号施令,惯于抢占年轻干部的劳动成果和荣誉。

即便如此,由于看不到年轻干部的付出和不易,只看到不足,他们又时常指责年轻干部的种种不是,批评“觉悟不高、站位不高、工作不力、躺平心态”等等。事实上,年轻干部只是在拒绝各种PUA,在反对官僚主义,在抵抗形式主义。

三是年轻干部虽有问题,但不是主流。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否定一切打倒一切,要客观公正看待年轻干部群体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违纪违法等问题上,虽有年轻干部不检点、不自爱,有的甚至犯下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但从总量上和比例上不占主流,绝大多数都是好同志好干部。

而且相比中老年干部,他们所被赋予的权力和掌握的资源相对有限乃至微乎其微,腐败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在宏观上要低得多。相反,中老年干部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被查处被通报的情形,在客观上远甚于年轻干部群体。

这些一定要申明要强调要以正视听,不能在舆论上和形式上造成“年轻干部个个都有问题”的印象。同时,要精准查摆问题、定点“爆破”,不要“大水漫灌”式开展整治而给年轻干部增加负担,毕竟他们的工作已经够多的了。

归根结底,年轻干部所在意的和其他群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一致的,那就是公平公道,就是我(年轻干部)付出“一分耕耘”,你组织就应该给我“一份收获”。

如果真的只是我(年轻干部)自身的问题,是明知故犯是顶风作案,那么那是咎由自取,任打任罚毫无怨言。

如果不是或不止是我自身的问题,而是还存在代表组织的领导做事不公的因素,那不好意思,那些所谓的作风问题的“黑锅”就不该让年轻干部这个群体去背,组织和领导也别振振有词,更没有资格训斥。

所谓正人先正己,而且此次学习教育也要求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所以请先从自身查起改起。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