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敲黑板!公职人员必须牢记这5把戒尺,把把是红线!

2025-07-17

“手握戒尺,方能行有所止。”公职人员手中有权,脚下有路,可稍不留神,行差踏错,不仅自己栽跟头,党和政府的形象也蒙尘。中央划出的这“5把戒尺”已经悬在每一位公职人员头顶!  量不准,分分钟就要“挨板子”!这“五把戒尺”不仅是行为的红线,更是为政之德的根基,它们是干部站稳脚跟、行稳致远的“金刚钻”!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一条一条看清楚!

第一把:法律的戒尺——谁碰谁“触电”!

图片

  这不是普通尺子,是红线、是底线、是带电的高压线!身为公仆,第一把要握紧的戒尺就是法律,在行使权力,必须时刻用法律来量一量。想搞点“擦边球”?法律条文就是标尺;想钻点空子?法律红线就在那里。所有决策、所有行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中央强调“领导干部要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这是刚性约束,更是护身符!

      怎么握?

  1. 首先得懂法!别当“法盲干部”,跟自己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门儿清,避免“无知违法”。

  2. 其次要畏法!心里时刻绷紧弦,清楚知道什么事绝对不能碰,比如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碰了就是“触电”,对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行为坚决说“不”!

  3.  最后要用法!处理公务、做决策,每一步都得在法律框架内,经得起法律检验,杜绝“拍脑袋决策”。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民生工程,必须时刻问一句:“这样做合法吗?”


第二把:纪律的戒尺——底线一步都不能退!

图片

  如果说法律是底线,那纪律就是咱们公职队伍内部的“交通规则”。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什么?就是纪律戒尺上的精确刻度!开会超标准?不行!收受土特产?不行!公车私用?更不行!别以为“小问题”无所谓,纪律的底线,踩一步就是深渊!很多干部出事,往往都是从一顿不该吃的饭、一次不该收的礼开始的。时刻拿纪律量一量,才能守住政治生命线!

      怎么守?

  1. 脑子里得装着党章党规、各项廉洁纪律和工作要求。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六大纪律,条条都是“铁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

  2. 行动上必须绝对服从组织决定,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绝不能搞“我的地盘我做主”。

  3. 把纪律融入日常,开会、出差、待人接物这些小事,都按规矩来。八小时之外也要警惕“小圈子”“小爱好”,防止一不小心就触碰纪律底线。

第三把:制度的戒尺——照着流程走才安全!

图片

  单位里那些章程、规定、办事流程,不是挂在墙上的摆设,是实打实的“操作手册”。报销要什么流程?项目审批怎么走?无视制度搞“特事特办”?结果可能就是掉进坑里。想想那些因为“一支笔”乱批条子、跳过集体决策栽跟头的干部吧!按制度办事,流程走到位,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怎么做?

  1. 把制度当工作“指南针”,报销、审批、项目管理,按流程一步步来,别图省事搞“特事特办”。

  2. 别迷信“老经验”、“老规矩”,制度更新了,认识也得跟上。

  3. 发现制度有漏洞?及时反映完善它,而不是钻空子!对地方“土规定”中与上位法冲突的条款,坚决废除!

第四把:规矩的戒尺——细节见真章!

图片

  规矩不仅是写在纸上的,更是刻在心里的!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规定得明明白白。破除陈规陋习,遵循实事求是,才能行稳致远。

      怎么养?

  1. 开会守时、发言有序、文件规范、着装得体……这些细节,体现的是职业素养和对他人的尊重。

  2.  该保守的秘密,打死不能说;该保持的距离,必须把握好(尤其和企业、老板打交道)。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

  3. 在单位里形成按规矩办事的氛围,别让“潜规则”坏了风气。无人时也要守住底线,比如不收受红包、不接受宴请。

第五把:道德的戒尺——问问你的良心!

图片

  道德这把戒尺,拷问的是:初心使命、良知底线,是永不生锈的自我净化器!法律纪律管行为,道德管人心,这是最高标准,也是内在的“校准器”!  家风连着政风,私德不修,公德难守。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很难相信他能对人民负责。道德戒尺量的是公心、是良知、是境界。心中有戒,言行才有度!

      怎么修?

  1. 明大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理想信念不动摇,为政之德,是为官者的灵魂!

  2. 守公德:恪守职业道德,热心服务群众,维护公平正义。焦裕禄、廖俊波等楷模,正是以德服人的典范。

  3. 严私德:管好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家风要正,情趣要健康。面对诱惑,多想想群众期盼,多掂量家人感受。

五把戒尺,丈量初心!

图片

  从今天起,对照这五把尺子,常问自己:

  我的权力是否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我的言行是否符合党的纪律要求?

  我的决策是否经得起制度检验?

  我的作风是否坚守了为政底线?

  我的德行能否成为群众的榜样?

  这“五把戒尺”,量的是行为,守的是初心,护的是信任。干部同志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面对群众诉求,我量过职责、法律和道德了吗?面对权力诱惑,我量过纪律和规矩了吗?面对复杂工作,我量过制度流程了吗?

  克己奉公,从来不是一句空话。量好这五把戒尺,才能腰杆挺直,行得正、走得远。公职人员的分量,从来不在权力大小,而在心中戒尺刻度的深浅。守好戒尺,就是守住了人民信任这份最重的托付!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