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12345 被 “踢皮球”?纪委重拳整治 4 类顽疾,以后谁推诿谁担责!

2025-09-03

“喂,12345 吗?我家孩子上学的片区划分一直没明确,眼看要报名了,到底该找哪个部门问啊?”

“您这情况归教育局,我帮您转接。”

“教育局说归街道办审核材料,街道办又说片区划分得问教育局……”


一圈电话打下来,孩子上学的关键信息没问到,反倒像被踢了一场 “皮球”—— 这是很多人打 12345 热线时的闹心经历。


明明是关乎民生的急事,一句 “职责不清”“不归我们管”,就能让群众急得团团转、寒透心。


好在现在,纪委出手了!针对 12345 热线里的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专门打出 “重拳”:谁耍太极、玩文字游戏、当甩手掌柜,就严肃追责!尤其明确 “首接负责制”—— 谁第一个接到群众诉求,谁就得负责到底,再敢踢皮球,直接追查到个人!今天就说说,纪委重点整治的 4 类顽疾,以及以后咱们遇到问题该怎么应对。


01顽疾 1:部门 “打太极”,问题绕圈回到原点

“A 推 B、B 推 C、C 推回 A”,这是最常见的推诿套路。你反映小区垃圾堆积,环卫说归社区,社区说归物业,物业又说 “这是公共区域,该找城管”,一圈下来,问题还在原地,你却跑断了腿。


以前,有些部门总拿 “管辖权争议”“职责不清” 当 “万能挡箭牌”,现在纪委明确:这种 “打太极” 的行为,要严查!推行的 “首接负责制” 就是 “断后路” 的关键 —— 不管这个问题最终归谁管,第一个接到诉求的部门或工作人员,必须牵头协调、跟踪到底,不能一句 “不归我管” 就打发人。要是再敢把问题往外推,板子直接打在具体责任人身上,绝不姑息。


02顽疾 2:数据造假,“假办结” 糊弄群众

你投诉楼下餐馆油烟扰民,没过两天,12345 系统显示 “已办结”,甚至还有 “回访满意” 的记录 —— 可你一开窗,呛人的油烟味一点没少!这种 “问题没解决,记录先漂亮” 的情况,就是典型的 “数据形式主义”。


有些部门为了追求 “高办结率”“高满意率” 的考核指标,根本不实地核查,只在系统里 “刷数据”:工单随便转一圈就标 “办结”,回访时甚至不联系群众就填 “满意”。现在纪委明确 “见招拆招”:不只看系统里的数字好不好看,更要 “穿透式” 核查 —— 去现场看问题有没有真解决,找群众问是不是真满意。要是发现用虚假数据应付考核,不仅要追究经办人责任,还要倒查部门负责人是不是纵容造假,想靠 “纸面功夫” 蒙混过关,门儿都没有!


03顽疾 3:接线员 “背模板”,答非所问凑数


你急着问 “社保补贴为啥还没到账”,接线员机械地念:“好的,已记录,请耐心等待。” 你追问 “要等多久”“找哪个部门查进度”,得到的还是 “请耐心等待”“我们会反馈” 的套话;甚至你问 “孩子上学报名流程”,他却跟你说 “养老认证在手机上操作”—— 答非所问,纯粹是 “复读机式” 应付。


这种 “不用心、不尽力” 的懒怠政,纪委这次要 “揪耳朵” 整治!明确要求接线员和工作人员必须提升专业素养:得认真听明白群众的诉求,能当场解答的就给准确信息,不能当场解答的要说明 “多久会反馈”“找谁跟进”,绝不能用空话、套话糊弄人。以后再遇到 “背模板” 式回复,你可以明确提出异议,这些敷衍行为都会被纳入监督范围。


04顽疾 4:只当 “传声筒”,转完工单就不管了


有些部门或工作人员,把自己当成 “中转站”—— 接到 12345 转来的工单,鼠标一点转给下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就觉得 “我完事了”。至于后续有没有人跟进、问题解没解决、群众满不满意,根本不关心。比如你反映 “路灯坏了”,住建部门转给街道后,就再也没下文,路灯亮没亮没人管,你追问也没人回应。


这是典型的官僚主义,纪委明确要严查:“转办不等于办结”!接到工单后,不仅要转,更要建 “工单追踪台账”,盯着后续进度:下级部门有没有处理?处理到哪一步了?群众有没有意见?要是问题没解决,必须继续督办,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必须树立 “一跟到底” 的责任感,只转不办、不管结果的,追责没商量!


最后想说:12345 是 “连心桥”,不是 “拦路虎”


其实,这 4 类顽疾的本质,都是脱离群众、不负责任 —— 不管是部门打太极,还是数据造假、敷衍回复,本质上都是把 “为人民服务” 当成了口号,没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现在纪委亮剑整治,就是要让 12345 这条 “连心桥” 真正畅通:“首接负责制” 断推诿后路,“穿透式核查” 拆造假伪装,提升专业性堵敷衍漏洞,强调 “一跟到底” 改传声筒心态。每一项措施,都是把 “责任” 钉在具体人身上,让 “不作为” 者痛到肉里,也让咱们群众的诉求能落地有声。



以后再打 12345,要是遇到推诿、造假、敷衍,别轻易放弃 —— 记住 “首接负责制”,问清楚第一个接你诉求的人是谁,要求对方跟踪到底;要是发现问题 “假办结”,可以向纪委或 12345 平台反馈核查。毕竟,12345 本就该是咱们信赖的 “靠山”,而不是让人闹心的 “拦路虎”。让 “为人民服务” 从口号落到心坎上,需要纪委的监督,更需要咱们每一个人,对 “不作为” 说不!



END



若你在法律事务中感到力不从心,别着急!

关注本公众号,海量法律知识、

专业维权策略持续更新,

陪你从容应对法律挑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开启法律知识积累之旅。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