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8
结个婚,竟然要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高额彩礼让许多农村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因婚返贫”。这一现象终于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宁夏召开部分省份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直接点名农村高额彩礼问题,要求全国开展摸底调查、出台“低彩礼”“零彩礼”激励措施,一场婚俗改革攻坚战正式打响!
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高额彩礼问题是文化习俗、性别失衡、城乡差距等多方面因素交织造成的,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会议明确指出,高额彩礼问题不仅是婚姻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
一、高额彩礼,沉重负担
长期以来,农村高额彩礼问题让不少家庭不堪重负。在福建龙岩的一些乡镇,彩礼金额高达五六十万元,让普通家庭“闻”婚色变,直呼结不起婚。
高额彩礼背后,是文化习俗、性别失衡、城乡差距等多方面因素交织的复杂社会问题。在消费主义浪潮和攀比心理驱动下,彩礼逐渐背离传统寓意,蜕变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婚姻的本质是感情,而不应成为物质压力的牺牲品。中央此次出手,正是要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破开“重彩”之茧。
	
	
	 
		二、摸底调查,精准施策
	 
		  中央农办要求各地扎实开展彩礼状况摸底调查,建立健全日常动态监测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江西、福建部分地方,彩礼动辄百万;因婚致贫高发区:甘肃庆阳有贫困户为儿子结婚负债28万,返贫率超40%。对问题严重的地区,直接点名通报,限期整改!
	 
		  各地已经行动起来。甘肃对86个县区制定了彩礼倡导标准,5万元以下的有22个、6万-10万元的有55个、11万-15万元的有9个。
	 
		 民乐县创新建立“1+3+N”责任体系,制定21项具体任务,形成县、镇、村三级联动包抓机制。他们通过“敲门行动”,全覆盖摸排走访全县172个村、14个社区。
	 
		三、倡导标准,明确指引
	 
		  中央农办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提出彩礼倡导性标准,为民众提供明确参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规定:重点区域农村彩礼一般不超过2023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非重点区域一般不超4倍。
	 
		  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把“彩礼不超过8.9万元”写进村规民约,推行婚嫁彩礼登记备案制度,让红白理事会、党员群众全程参与监督。
	 
		  龙岩市连城县要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示范,倡导彩礼不超过5万元,婚宴“随礼”不超过300元。
	
	
	
	
 
	
	 
		四、激励措施,实惠好处
	 
		  中央农办特别强调要依法依规出台“低彩礼”和“零彩礼”激励措施,让家庭切身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好处。
	 
		  福建妇联为413户“零彩礼”家庭送出每份价值1088元、保额46.6万元的“福囍满堂”专项保险。
	 
		  武平县的新婚夫妇收到县委书记、县长签名的新婚贺卡,还有县域各旅游景点门票、3年公交免费乘坐券、生育礼包等多种福利。
	 
		  牛家坊村通过积分超市奖励“低彩礼”“零彩礼”家庭,轻钢民宿为新人提供优惠折扣和免费婚纱摄影场地。
	 
		五、多元共治,长效持久
	 
		  整治高额彩礼需要多元共治,建立长效机制。中央农办要求探索建立既治标更治本的长效机制,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提高乡村宜居宜业水平。
	 
		  龙岩市组建公益红娘巾帼志愿服务队,为适婚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设立婚姻家事服务中心,提供婚姻辅导、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一站式”服务。
	 
		  四川支持民族地区推进移风易俗法治化治理,《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等相继出台实施,对彩礼问题作出刚性规定。
	 
		  综合整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24年4月开展专项治理以来,全自治区农村办理结婚登记12618对,“零彩礼”“低彩礼”占比63%,平均彩礼金额较治理前下降约36%。
	 
		  龙岩市2025年已有1418对新人实行零彩礼或低彩礼结婚,彩礼均价降至10万至15万元,金额较往年整体下降约15%。
	 
		  吴忠市利通区牛家坊村2024年以来12对新人平均彩礼降至5.8万元,村民攀比风气明显减弱,家庭矛盾大大减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认识到,幸福不是靠彩礼堆出来的,而是靠勤劳双手干出来的。破开“重彩”之茧,让婚姻回归爱的本质——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清朗文明的新风吹拂广袤乡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鹏
	 
		审校: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