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听说有人因卖淫嫖娼、赌博或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帽子叔叔”总是想尽办法让你在询问笔录上签字画押?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法律逻辑和现实考量?
实际上,口供不仅刑事案件的“证据之王”,在治安行政处罚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你在笔录上写下“以上笔录,我已看过,和我说的一样”并签字按手印,这份笔录就成为认定你违法事实的关键证据。
		
	
法律依据
Popularize Law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三条之规定,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口供不重要。恰恰相反,只要你承认了违法事实,公安机关就可以根据你的口供去收集其他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
		 
			举个例子
		 
			在嫖娼案件中,只要你承认了,警方就可以让“小姐姐”的口供与你的说法保持一致,并顺势提取转账记录、监控视频等证据。
		 
			 
			在赌博案件中,可以通过多个参赌人员对同一事实的相互印证,形成牢固的证据体系。
		 
			 
			如果你坚决不承认,公安机关就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收集其他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甚至进行现场勘验和检查。这对警方来说取证难度大、成本高、时间周期长。
		 
			 
			对比花24小时突破你的口供,与花一两个月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自然倾向于选择更高效的方式。正因如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各种策略:给你做思想工作,劝你“老实交代,争取从轻处理”;施加心理压力,比如告知“通知家人或单位”,让你产生畏惧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也严格禁止刑讯逼供、诱供等非法取证方式。如果你遭遇了违法取证,完全可以在行政诉讼中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那么作为当事人,
			 
				在面对询问时应该怎么做?
			 
				Popularize Law
			 
			
			 
				1.了解自己的权利 
				 
				
			 
				有权要求通知家属,
			 
				有权聘请律师。
			 
				 
				2. 核对笔录内容 
				 
				务必仔细阅读每一条记录,
			 
				不属实的内容坚决不签。
			 
				 
				3.不被“从轻处罚”的承诺所迷惑 
				 
				行政处罚的幅度是有法定标准的,
			 
				不是办案人员可以随意许诺的。
			 
			 
			 
			 
			
			 
				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执法机关的规范执法,也需要公民对自己权利的清醒认知。只有了解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