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6
关注郭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安全
	
上级部门常以 “四不两直”、明查暗访” 形式组建督察组、巡视组进驻企业,让企业对此倍感压力,忌惮害怕。
先来看这么一个案例。
某个督导组在企业搞暗访检查的时候发现了不少问题,经当地应急管理局依法核查,该公司存在三大违规问题:一是 201 储罐区消防道路设围栏且上锁,直接影响消防车辆通行;二是约 50 吨硫磺违规存放在丁类仓库,仓库不符合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要求;三是硫磺专用仓库收发记录显示超量储存,此为重大隐患。
最终处理结果厉:公司主要负责人黄某某被罚 2.9 万元,安全管理人员王某某、仓库管理人员陈某某各罚 1.4 万元,201 罐区车间负责人宾某某、其他负责人赵某某各罚 0.9 万元。
	 
这个应该就算是“以罚代管”吧!上面来检查,发现了问题,结果地方回头就是给企业开个罚单,干净利索!
不仅是罚款,更是后续麻烦
为何企业对上级督导检查如此忌惮?尤其是级别高的督导组,其明察暗访后的问题移交,地方往往会用 “开罚单”“停产整治” 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后续流程繁琐,企业需耗费大量精力应对。
这些督导组并非 “走马观花”—— 他们带着明确任务而来,若毫无收获,回去难以交差。且组内多为行业老专家,“火眼金睛” 之下,企业的重大事故隐患很容易被找出,少则几条,多则七八条,一旦被查,企业便陷入被动。
有人会说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企业自己没有问题,那还怕人家查吗?应该多反思一下企业自身的问题,不应该害怕检查。
 
这是对企业的降维打击
当然,说这话的人都是外行。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整个社会现状就是如此。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你挑100家企业,基本上99家企业都情况都差不太多,这个是跟经济发展阶段有关。比如说去一些冶炼厂、机械加工厂,现在都已经算作传统落后产能了。现在其实不仅仅是去解决安全问题,而是面临整改的升级换代、转型,落后产能的淘汰等等。
也就是说,很多企业并非不愿做好安全,而是现有条件难以满足当前高标准 —— 用高标准去查,相当于 “降维打击”,企业根本经不起查。既然多数企业情况相似,谁被查就成了 “运气问题”,企业自然不会想着 “补漏洞”(毕竟漏洞太多补不过来,需 “重新翻修”),而是祈祷督察组别到自己企业来。
检查发现什么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检查问题的人是谁。
同样是问题,安全管理人员检查出来,可能无人关注;但若是 “大人物” 发现,哪怕只是 “灭火器没点检”,性质也会完全不同 —— 会被认定为 “安全工作不重视”“站位不高”,进而推断 “企业到处都是问题”。这种差异,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对上级督察组的恐惧。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郭老师的安全群】,每日分享安全感悟心得,解读最新安全动态。已经有近10000+安全同行加入交流学习,获得以下权益。
	